【健民中医馆】脑供血不足 养好这一处让你健康不担忧(6)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9-3-29 15: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治疗脑供血不足的民间偏方
  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临床上治疗脑供血不足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很多患者患病后都比较想知道治疗脑供血不足的民间偏方,下面小编就为您推荐几种简单实用的治疗脑供血不足的民间偏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脑供血不足的食疗偏方
  蜂蜜益母草汁
  配方,蜂蜜20克,益母草汁10亳升,生地黄汁40亳升。
  制作与用法,将以上诸味混合调匀,当日分2次服下,20日为一疗程。
  功能,舒经活血,适用于脑中风或供血不足者。
 

  二、脑供血不足的运动偏方
  每天早晚散步500-1500米;每星期到布满卵石的干河床上稀里哗啦地踩上两个多小时,寒暑不间断,奇效就有可能出现。
  注意穿上轻便软底鞋,“踩石”前还要做好腿、脚、腰部的准备活动。很多人在阳台上或楼底下铺设卵石小道,以便健身。
  三、脑供血不足的茶偏方
  银杏茶
  银杏叶能够显著改善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因为银杏叶能通过扩张血管和降低血液粘稠及组织血小板沉积来改善血液循环。
  增加大脑血养供给、激活脑细胞,对组织增加氧气的供应。
  银杏叶提取物又是强力自由基清除剂和代谢增强剂,能够阻止有害游离基对大脑细胞的氧化,促进脑细胞代谢,从而显著增强大脑功能,延缓大脑老化,扩张心脑血管,改善心脑血管供血量。
 

  四、脑供血不足的中药偏方
  配方,半夏10克、白术30克、天麻10克、云苓30克、葛根12克、川芎6克、桂枝10克、炒白芍12克、甘草6克、蝉衣6克、鸡血藤30克、生龙牡各15克、熟地15克、天冬12克、大云18克。
  制法,药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一周。
  功能,健脾化痰,补肾填精,养脑通络,故而达到眩晕自定之目的。
  治疗脑供血不足的民间偏方有哪几种?以上就是专家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治疗脑供血不足的偏方还有很多,但是患者朋友不要盲目使用,以免加重病情的发展。得了脑供血不足,首先还是要到正规的医院治疗。
  中医调理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概念
  脑供血不足主要指缺血性脑供血不足,是由于脑动脉的主干和分支动脉粥样硬化,小血管的弥漫性病变,导致血管管腔狭窄、闭塞,血流减少、缓慢、中断,又无侧枝循环代偿供血,从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软化,产生相应的神经系统症候群。
  病位在脑之脉络,脑络分为气络和脉络,气落汇集真元之气主司精神、意识、思维、运动等,脑之脉络布散于脑髓中、逐层细分的网络分支,输布运行血液对脑发挥荣养作用,脑的供养以脉络功能完善,血液运行通畅,气血调和,津血互换,营养代谢正常为基础。
  病因病机
  (一)络气郁滞
  脑之脉络病变的形成是由气到血、由功能到器质性病变的慢性过程,络气郁滞是起因,精神压力、饮食结构,心理应激是主要的危险因素;营卫交汇失司,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滋生痰浊、瘀血、热毒等继发危险因素。
 

  (二)脉络瘀阻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所伤、劳逸过度等致病因素均可导致络气郁滞或虚滞,进而导致营卫气血生化失常,酿生痰浊、瘀血,长期作用于机体,形成病理循环链,引起缺血损伤。
  (三)脉络绌急
  正常的脉络舒缩有赖于营卫功能正常,营卫失调,卫气司开阖失常,脉络失于弛张而拘急挛缩,进一步导致脉络瘀塞,感受外泄、情志过激、过劳均可引起脉络收引,痉挛状态,甚至闭塞,加重缺血。
  (四)脉络瘀塞,损伤
  造成气血渗灌及濡养代谢障碍,脑神失养;导致津血互换功能障碍;毒损脑络,脑络损伤;
  (五)气血亏虚,络虚不荣
  由于气血阴阳不足,脉络失养及脏腑组织失于濡养渗灌的病理改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基本环节,脑之脉络气、血、阴、阳的损伤,可使脑失于濡养而出现各种症状。
 

  辨证论治
  1、肝火上冲、脑络失和
  头晕、眩晕、耳鸣、头胀痛、失眠多梦、易怒、面颊红赤,舌红,脉弦。
  治则:清肝泻火、通脉活络。
  方药:天麻9、钩藤15(后下)、桑寄生15、栀子10、黄芩10、石决明15、夜交藤15、怀牛膝15、生牡蛎30(先煎) 、杜仲15、白芍12、益母草15。
  2、痰浊阻络、清阳不展
  头晕头重、眩晕,肢体麻木,口苦口干,形体肥胖,腹胀痞满,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燥,脉弦数有力。
  治则:祛痰通络、升清降浊。
  方药:半夏10、白术15、天麻10、菖蒲10、远志10、陈皮10、茯苓15、竹茹15、枳实10、甘草6。
  3、气虚血瘀、痹阻脉络
  头昏乏力,肢体麻木,心悸气短,手足肿胀,面色淡白,舌质淡暗,苔白,脉细涩或细缓。
  治则: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黄芪30、赤芍15、当归12、川芎12、桃仁9、红花9、全蝎3、水蛭6、地龙10、枳壳10、怀牛膝10、桂枝10。
  4、阴虚阳亢、脉络瘀滞
  头晕、目眩、耳鸣、口干,头重脚轻,步履不稳,心悸失眠,四肢麻木,舌质红、干、少苔,脉弦细。
 

  治则:滋阴潜阳、通络行瘀。
  方药:枸杞10、菊花10、生地黄15、女贞子10(先煎)、旱莲草10、山茱萸10、白芍15、丹参15、怀牛膝15、龟板20(醋制)、生龙牡各20、鸡血藤15。
  5、肾精亏虚、脑络失荣
  头晕、头空痛,耳鸣视物模糊,腰膝酸软,夜尿频多,下肢萎软乏力,舌质红,脉沉细无力。
  治则:补肾填精、养血荣脑。
  方药:熟地黄15、山茱萸20、麦冬12、五味子9、肉苁蓉12、菟丝子20、枸杞10、巴戟天10、肉桂3、远志9、菖蒲10。
  脑供血不足症疾病,病程比较长,一旦发生这种疾病,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系统的病变,危害性极大,所以在在治疗的时候,有些人往往采用的是中医的治疗,下面介绍的就是,中医疗法治疗脑供血不足
  药物
  半夏10克、白术30克、天麻10克、云苓30克、葛根12克、川芎6克、桂枝10克、炒白芍12克、甘草6克、蝉衣6克、鸡血藤30克、生龙牡各15克、熟地15克、天冬12克、大云18克。此方意在健脾化痰,补肾填精,养脑通络,故而达到眩晕自定之目的。药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一周可矣
  在人类各种疾病死因的排序中,脑血管病一直位居前三位之内,目前在我国城市居民中已位居死因首位。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由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统计资料表明:我国脑部疾病的发病率占人口的12.6%,其中脑血管疾病患者有3500万,每年新增260万。
 

  对于许多脑血管病患者来说,脑供血不足(脑缺血)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脑缺血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等原因,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血流减少或完全阻塞,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症状多见头晕、头痛、健忘、失眠、嗜睡、打哈欠、视物模糊等。治疗方法可分为直接改善脑心供血和能量代谢的对症治疗,以及阻止动脉硬化进程和消除狭窄闭塞血管的病因治疗。
  合理服用药物对于保护脑血管非常重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保护脑血管也是不可或缺的。除了脑动脉硬化外,因颈椎病导致的供血障碍也是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患者不能因为得了病就彻底和运动绝缘。其实,合理的运动,包括中医中的导引术(五禽戏、八段锦)等,都有改善颈椎病的功效,并且动作轻缓,非常安全。
  从饮食上来说,脑血管供血不足者的饮食尽量要清淡。若饮食习惯不能立即改变,那么至少晚餐吃得清淡些,晚饭不要过饱、过迟,这样晚上睡觉时血液黏稠度才不至于过高。其次,假如有饮酒的爱好,好节制一些。再次,少吃糖分高、或者油糖成分都高的食物。少吃荤菜,饱和脂肪含量高的肥肉、动物的内脏都要控制。后,尽量多吃蔬菜、粗粮,炒菜时少放油。多吃海带、黑木耳、芹菜等一些有“血管清道夫”功效的素菜。
  中医疗法治疗脑供血不足的知识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出去了头晕,或者是经常出现失眠,应当及时去医院做治疗,另外脑供血不足的病变率很高,应当引起我们重视。平时定期测量血压,做好各方面的预防。
  脑供血不足的按摩法
  一,脑供血不足特效穴位按摩之风池穴按揉法
  位置: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的两边大筋外凹侧处。
  按摩方法:将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放于两侧风池穴处,其余4指抱头,由轻而重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治疗感冒发热、颈项、强痛、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等。
 

  二,脑供血不足特效穴位按摩之太阳穴按揉法
  位置:在头侧,眉梢与眼外角延续交叉处,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中。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按于两侧太阳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头晕、目赤肿痛、脑供血不足等。
  三,脑供血不足特效穴位按摩之四神聪点揉法
  位置:在头顶部,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就是百会穴;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共4个穴位。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双手的食、中指同时点揉四神聪穴,每穴点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治疗神经衰弱、失眠不寐、眩晕、健忘、耳聋等。
  四,脑供血不足特效穴位按摩之百会穴掐按法
  位置:两耳尖连线与前后正中线交点。
  按摩方法:取商坐或仰卧位,选准百会穴,以中指或食指掐按之。由轻渐重地连做20~30次。
  功效:治疗高血压头痛、眩晕、心悸、健忘、低血压、中风、癫痫、癔病、耳鸣、失眠等。
 

  五,脑供血不足特效穴位按摩之大椎穴揉擦法
  位置:第7颈椎棘突下,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高点处下缘即是)。
  按摩方法:先左手后右手,4指并拢放于颈项部,反复斜擦大椎穴30~50次,若擦后局部发热,则效果佳。
  功效:治疗感冒发热、落枕、颈背强痛、咳嗽、气喘、脑供血不足。
  六,脑供血不足特效穴位按摩之足部大脑反射区按揉法
  位置:双脚踇趾肉球全部,右侧大脑的反射区在左脚上,左侧大脑的反射区在右脚上。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对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大脑反射区2~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治疗脑供血不足等。
  脑供血不足又称脑缺血,多见颈动脉或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造成的脑缺血,尤以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见。
  其病因多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颈椎病等,好发于中老年人,当脑供血不足时,阵发性眩晕常为主要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很少出现耳鸣,病人不敢动头,甚至不能睁眼,否则症状加重,有的患者与头部体位关系密切,当改变头部体位时,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长期坚持自我按摩,可以改善脑供血,预防脑缺血进一步加重。
  自我按摩穴位和手足反射区
 

  太阳
  外眼角与眉毛外端连线中点后方1寸取穴。
  百会
  两耳尖连线与头部前后正中线交点处取穴。
  风池
  在颈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取穴。
  风府
  后发际正中上1寸。
  足部大脑反射区
  双脚拇趾肉球全部,右侧大脑的反射区在左脚上,左侧大脑的反射区在右脚上。
  手部心反射区
  位于双手手掌中指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间横纹线中点。
  自我按摩方法
  1.双手十指微屈分开,按于头部前发际,由前向后梳推,力量深入头皮下,反复操作30~50次。
  2.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太阳、风池穴,每穴100~200次。
  3.以一手中指指腹按揉百会、风府穴,每穴100~200次。
  4.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捏拿颈后部肌肉30~50次。
  5.一手手掌置于颈后,反复摩擦30—50次,以颈后部发热为度。
 

  6.双手十指微曲散开,以指尖着力,轻轻叩击头皮100~200次。
  7.双手搓揉足部大脑反射区1~2分钟。
  8.双手互相按揉手部心反射区1~2分钟。
  每日自我按摩2~3次,若头晕严重,可先由家人操作,待病情缓解再自我按摩。平时饮食宜清淡,情绪要乐观,忌暴怒过喜。
  老年人脑供血不足
  整日头昏沉,饭后犯困,很多人以为这是正常的“秋乏”。对此,专家表示,这有可能是脑供血不足的先兆症状,久而久之可发生慢性脑供血不足。若不及时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还可能引发“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
  两大认知误区:头昏沉等症状轻无需治疗;临床症状缓解后就中断治疗。
  秋季乃发病“旺季”
  秋季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多发季节。专家解释,主要原因是秋季风寒邪气侵袭人体,易诱发病变血管痉挛加重供血不足。
  专家表示,慢性脑供血不足多见于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人群,故此类人群在秋季交替季节应注意及时保暖,不适宜“秋冻”的生活习惯。
 

  早晨不宜起太早,建议等太阳出来后再锻炼。
  据专家介绍,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介于正常脑血流和发生脑梗死的严重低血流之间的中间过渡状态。
  如果大脑某一部分血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阻断,会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这就是脑梗死;如果大脑供血不是完全阻断而是慢慢地减少,这就是慢性脑供血不足。
  或致“痴呆”“脑梗死”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危害必须引起人们的关注。”专家表示,国内、外医学家经大量研究发现,在“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病前期都曾长期存在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状态。
  如果对这个状态不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话,人们由于长期脑供血不足、脑功能受损、工作效率及能力下降,将损害其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质量。
  此外,随着疾病的隐袭性发展、患者年龄的增加,脑血流量还将进一歩下降,常可引起脑神经不可逆的损害,可能发生认识障碍、痴呆、脑梗死。严重者还会导致昏迷、植物人,甚至死亡。
  有研究发现,人脑平均重量仅为体重的2%,却接受从心脏流出血液总量的1/3左右;脑部的氧消耗量占全身耗氧总量的20%;脑部所需葡萄糖量,约占葡萄糖总量的17%;脑部所需的氧和葡萄糖全靠脑血流量携带。
  由此可见,脑部的血液供应对维持正常脑功能非常重要。
  一般正常成年人每分钟每一百克脑组织所需的脑血流量为50-55ml,若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和供能也随即减少;脑组织只要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
 

  症状多呈隐袭渐进
  专家医生的门诊中有这样一位女性患者。该患者65岁,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近3年来,该女士反复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平素头昏昏沉沉,头脑不清楚。
  眠差梦多,记忆力也随之下降,生活中老丢三落四,即使熟悉的同事也叫不上名字,且常感到心烦郁闷。
  经诊断,这名患者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据专家介绍,慢性脑供血不足依据临床表现不同,分属于中医学的“健忘”“虚劳”“眩晕”“不寐”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其主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有很多,多呈隐袭渐进。专家指出,临床上多见并且易被人们忽视的症状有四类。一是头晕头痛,如头昏沉,头脑不清楚,头胀痛,头闷痛,头晕目花,头晕耳聋;二是失眠或嗜睡,如失眠多梦,眠浅易醒,或整日昏昏欲睡,饭后犯困;三是记忆力减退,如新近发生的事却记不清,常用的电话号码、熟悉的人名记不起来;四是性格变化,如变得孤僻,沉默寡言,心烦易怒,固执自私等。
  “若波动性或渐进性出现以上列举的症状,中老年人就要警惕了。”专家表示,对临床上疑似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还应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如进行脑血管检测、脑血流量评估、血液检查、脑功能检查等等,以便明确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病因和病类。
  症状缓解仍需巩固治疗
  “若遇季节变换或着急上火的事情时,这名患者常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心悸汗出,多需住院治疗才能好转。”经专家仔细询问,得知该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均未规范用药,大多是依靠锻炼和保健品治疗。此外,每次经治疗头晕、视物旋转等症状好转后,该患者便中断改善供血的治疗。
 

  经沟通,专家纠正了患者的错误认知,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半年左右。目前,此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缓解,记忆力明显恢复,她还能积极参加社区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
  专家指出,关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防治存在两大误区。很多患者认为头昏沉等症状轻不需要治疗。若不治,长期脑供血不足则会引起痴呆、脑梗死、脑萎缩等疾病。
  此外,还有一些患者认为头昏沉等症状缓解后就不需要治疗了。专家表示,由于慢性脑供血不足是脑血流量较正常情况整体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才出现头昏沉等症状,故临床症状刚刚缓解后不宜马上停止治疗,否则稍遇诱因又会复发。因此,一般还需1-3个月的巩固治疗,甚至还需更长时间。
  防治脑供血不足要趁早
  “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缓解、早预防成为防治的关键环节。”专家表示,大量临床证实,具有头昏、头重等症状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经过规范合理治疗后,症状是可逆的,能取得良好效果。
  要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首先要去除危险因素,如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注意戒烟、限酒等。
  另外,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阻止血小板凝聚成块,有利于脑部的血液供应,可选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
 

  中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方法很多,如中草药、中成药、针灸按摩、薰蒸足浴等。
  专家表示,规范选用中药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优势明显。
  据介绍,中医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治疗常分发作期和缓解期。其中,临床症状明显则为发作期,常以化痰活血、通络治标法为主,以期缓解临床症状。
  缓解期以健脾益肾、填精生髓、护脑聪智为法,以期长期预防其发作。
  专家建议,为预防慢性脑供血不足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工作半小时左右要做适当休息,可在办公室做简单运动,喝点水或者远眺,这些都能缓解因颈椎压迫出现的脑供血不足;要注意控制体重,如改变饮食习惯,以吃七八成饱为宜,可降低一天的周期性心脑血管缺血程度;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如睡前喝一杯水,这样可以防止血黏稠。
  尽量早睡早起,保证睡眠,让脑细胞有足够的时间休息;适当锻炼,如快走等可促进循环系统的功能。此外,还要培养平和的心态,勿大喜大悲,防止出现失眠甚至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脑供血不足的治疗
  脑供血不足不治可致痴呆
  30岁的莫女士之前反复出现头昏、脸部发麻等症,到医院接受检查,医生诊断莫女士得的是慢性脑供血不足。医学专家提醒,如今该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年轻人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更要重视血管的保护,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脑供血不足日趋年轻化
  什么是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上将脑血管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慢性脑供血不足由日本医学家首先提出,它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大脑出现慢性、广泛的供血不足,从而引发的以脑部缺血、缺氧等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一般以中老年人为多发人群。但近年来,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明显增加且呈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势。
  患者往往以头痛、头晕、头重为主诉,可伴有视力模糊、四肢无力、麻木等,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但客观体征较少,头颅CT或MRI检查也很少发现异常。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近代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远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
  诸多因素都会导致脑供血不足
  医学专家告诫,任何原因引起颅内外动脉口径变小或血管弹性降低,都可减少脑供血。在诸多使脑血管变狭窄的原因中,主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颅外血管如颈动脉狭窄。
  除血管因素外,血液流变学也起很大作用。此外,脑血流量和血压高低对脑供血也有直接关系,血压太高或太低都会减少脑血流量。以收缩压为标准,收缩压低于80毫米汞柱时,就难以保证脑组织供血。
  随着血压升高,脑血流量增加,但当血压超过160毫米汞柱时,脑血流量反而减少。
  血液成分变化对脑供血也有一定影响,血中胆固醇的浓度太高,它就会沉积在动脉血管壁内堆积形成“斑块”,使血管腔变狭窄;如果脑部血管受影响,就会导致脑供血不足,甚至引起脑梗死。
  不及时医治可导致老年痴呆
  一旦形成脑供血不足,通常情况下可引发脑缺氧,使脑实质发生广泛弥散性病变,脑的整合机能明显受损,功能减退,出现头痛、头晕或眩晕、耳鸣、眼花、肢体麻木、手抖、失眠、多梦、精神不佳、易疲劳、思维散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等表现。
  国内外医学家经大量研究还发现,在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病前期,都曾长期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存在;如果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不及时进行治疗,还可能导致脑梗死的发生。
  因此,慢性脑供血不足又被形象地称作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随年龄增长大脑供血减少
  那么,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患慢性脑供血不足呢?医学专家说,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耗氧量相对较大,虽然大脑的重量大约只占身体总重量的2%,但是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
  大脑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的各项生理活动才能正常地进行。
  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供能也随即减少;脑组织只要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
  如果大脑局部的血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阻断,会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这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脑梗塞;如果大脑供血不是完全阻断,而是慢慢地减少,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慢性脑供血不足。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
  再加上中老年人的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也逐渐下降,因此,只要血压或心输出量发生轻微的变化,就会明显地影响脑部的血流量,从而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各种症状的发生。
  多吃少动熬夜使发病低龄化
  如果是中老年人因身体机能退化而患上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从目前门诊情况看,事实并非如此。如上面提到的那位莫女士,今年才30岁。根据她的主诉进行了CT和相关的心脏检查,一切均正常。结果在血样化验中,发现血脂偏高,由此初步得出莫女士患上了慢性脑供血不足。像莫女士这样的症状,在前来就诊的患者中年轻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年轻的女性。
  然而,虽然前来就诊的年轻男士不多,但不代表年轻的男士就没有。女性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导致的各种症状比男士要敏感得多,而男士由于耐受力强,往往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初期症状易被忽视。一旦发现,其症状就比较严重了。
 

  那么,患慢性脑供血不足低龄化的原因是什么?医学专家分析,现代年轻人的活动量越来越小,动物高脂肪饮食越来越多,夜生活时间加长,导致了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低龄化发生。医学专家提醒,这是大家值得重视和加以防范的。
  及时治疗病情可以逆转
  值得庆幸的是,慢性脑供血不足早期是可逆转的,及时正确的治疗往往会获得良好效果。
  首先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仍要注意荤素搭配,以清淡为主,多食水果和蔬菜,每餐有七八分饱就行了。生活要规律,心情要开朗,保证充足睡眠,另外要禁烟限酒。
  其次,在药物方面可服用一些抗血小板药物,例如阿司匹林等;还可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对于患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三高”人群,一定要控制好三项指标。对患过冠心病、脑缺血发作的脑梗塞患者,要长期服用调脂稳定“斑块”的药,防止动脉壁上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心肌梗塞或脑梗塞。
  脑供血不足患者5保健措施
  1. 及时治疗
  主要是改善脑血液循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扩血管药物和银杏叶制剂等。
  2. 早期预防
  对脑供血不足的防治重点在脑血管方面,尤其是血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要对症处理。
  3. 合理饮食
  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如洋葱、西红柿等)、水果、鱼、黑木耳、少量醋、干红葡萄酒等,可以起抗氧化作用,延缓脑动脉硬化的发生。
 

  4. 适当的户外活动
  如快走、慢跑、散步等,每次30-40分钟,每周至少5天,或者打打太极拳、垂钓、登山等。
  5.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用脑
  平时看看电视、报纸;做些手工劳作或家务事;也可以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如唱歌、跳舞、书法、打球等,调制性情,增强脑的思维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疲劳。
  脑供血不足如何调理
  诱发脑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血管类因素和血液因素,血管类因素主要是指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导致动脉血管壁变厚,血流速度减慢,诱发出现脑供血不足症状头晕脑胀、记忆力减退。
  人们常说高血压会诱发各种脑科疾病,其实低血压也会诱发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症状。低血压诱发的脑供血不足如何调理呢?
  一、食物调养
  饮食单调、缺乏运动、体质较虚弱都会引发年轻人的低血压症状。经常头晕心悸,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二、饮食应对
  应确定每日定食用食盐。动物内脏、蛋类、奶油、鱼、骨头等食物都可以提高血胆固醇的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此外,莲子、桂圆、大枣、桑葚等水果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的功效,也可以经常食用。
  如果低血压患者同时伴有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状,也可以通过富含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食物补给。
  其中,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都可以增加心功能的排血量,改善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同时可以提高血压及改善低血压引起的不良症状。
  治疗脑供血不足方法有哪些呢?
  1、首先去除危险因素
  如治疗高血压、戒烟、禁止过度饮酒。
  2、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地阻止,血小板凝聚成块,对血液循环有好处,有利于脑部的血液供应。
 

  3、抗凝血药物
  抗凝血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相同,都可以使血液畅通,增加脑部血液供应,降低脑缺血的发作。
  4、手术治疗
  如颈动脉有严重狭窄(超过70%),可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成形状。
  结语:在平时的生活中,偶尔的头疼脑热也是很平常不过,有时候休息不好,或者压力太大,都可能让你的精神状态不是那么的好。但是如果你的头晕、头痛已经很长时间了,或者在此阶段,还有其他各种不舒服症状,那么就一定得引起重视,及时医治!
  延伸阅读:
  脑供血不足吃什么药 助你治疗脑供血不足
  什么是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症状和治疗
  大脑供血不足怎么办 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方法
  走路姿势可影响脑供血
  反复出现头晕 警惕中老年人慢性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要及早防治

QR Code Generator QR Code

扫一扫 手机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本站已稳定运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