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时刻
2017年03月20日 星期一
春分三候
一候元鸟至。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
二候雷乃发声。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了。
三候始电。天空打雷时,会发出闪电。
春雨如膏
春雨如膏是一种形容。
从膏字本义,形象上其实并不适合春雨,膏是油脂,令人想到粘稠,凝重。而春雨是轻盈的,霏微的,刚开始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是细如飞尘般的依微。
记忆中之江南,听不见雨声,早上起来小巷里却如飘飞着无数乳白色的茸毛,麻石路面泛出湿漉漉的晨光与疲惫待熄的灯影。披蓑衣挑担的农民从濛濛中走出来,箩筐里颤悠着饱满着水珠的青菜。
这时,街上到处是下铺板的声音了,那时,所有店铺都是晚上上铺板,早上下铺板的。大饼油条、热豆腐的香气混合一起,就会沿着街面,随着雨茸蜿蜒而去。
紧接着,就有淅淅沥沥的声音了——深夜睡梦中,飘然在熟睡的黛瓦之上,春雨伴梦,我一直觉得是最美最美的夜晚了。在有雨声的清晨醒来,周围似乎都是春蚕安逸的蚕食之声。
此时推开已经饱涨出水分的木窗,竹叶潇潇,细雨如织,嫩梢相触,海棠着雨绽出红深了。雨巷里,就有高低各色纸伞在移动。布伞出现前,纸伞在春雨中是更具诗意的,雨点轻触油纸声是轻曳的,绝不会有木然之声。此时举着纸伞走上石桥,桥下是无数轻漪,一枝杏花远远探出,就有一艘乌篷船欸乃而来。
这就是江南水乡之美。在我记忆中,春雨濛濛,将烟困柳;春雨如丝,桃红、李白、菜花金黄,蚕豆花之淡紫,就一一隐约在银丝之中,这处那处,水墨一般,斑驳春色便渲染而成。
这春之色调当然都是春雨点染的——点注桃花舒小红,梨花一枝春带雨,海棠次第雨胭脂,绿肥红瘦,都是春雨在导演。
春分习俗
祭日
春分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踏青
民间活动上,春分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春分是放风筝的好时候。妇女小孩都会在户外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祝福 希望天上神看到。同时,古代还有簪花喝酒习惯的,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
竖蛋
春分是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春分诗词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 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上心来, 无言敛皱眉山翠。 ——欧阳修
|